返回国际语文集团 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三年规划

2022-05-30

本集团很荣幸地宣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590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广东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粤发改社会函〔20193514号,以下简称《方案》),集团下属企业 - 佛山语源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佛山语源)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第二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并被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储备库。 佛山语源将深入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促进就业中发挥带动引领示范效应。 作为良好的开端,佛山语源开展了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深入合作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如下。

 

背景

为了弥补佛山地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短板、促进地区涉外经济产业发展、密切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探索多方合作培养外语翻译和文本处理服务人才、促进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佛山语源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了“外语服务产业学院”。

外语服务产业学院具有坚实的建设基础和合作基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19年“双高计划”B档建设单位。学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 “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外语外贸学院的应用英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重点专业、省高水平建设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以应用英语为龙头的专业群是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佛山语源是国际语文集团在大陆设立的规模最大的分支机构。 国际语文集团向国内外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大型银行及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财经出版商、律师行、科技公司、政府机构提供语言翻译、编辑、撰稿、传译、桌面排版等一系列多国语言服务,涵盖金融、法律、公关、商务、科技等多个领域。公司具有广泛的业务网络、语言服务专业人才、语言处理核心技术及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技能培训经验。

外语服务产业学院将创新性地融合各自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模式经验,结合地区旺盛的语言服务需求,将在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高职育人模式、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经验等方面达到积极成效。

发展定位

外语服务产业学院是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及社会服务平台。产业学院服务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创业”成长之路,规划实施以“自主招生-学徒制/订单班学员-公司兼职/全职员工-创办关联型公司”为主线的特色育人模式,为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学生提供进入到语言服务行业的渠道和平台。

产业学院具有可持续性运作的社会需求背景、政策支持、合作基础、发展目标、人员配备、技术能力、设备和场地资源。产业学院的定位、功能、运作方式及合作各方的职责权利以教育管理部门的产业学院发展政策、校企签订的产业学院合作协议、产业学院章程、产院学院管理制度条例等规定。

产业学院的主要工作包括:(1)为社会提供外语翻译和文本处理服务、外语相关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语言产业研究咨询服务;(2)以校企导师共同指导下的学生研究项目(SRPStudent Research Project)和学徒制为主要形式,开展面向高职学生的联合育人及教学改革实践,引企入教建设新文科,在外语类专业发展规划、师资团队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深度推进校企协同;(3)联合开展语言处理及文本处理技术攻关,结合机器语言处理、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语料库、工具库、知识库,提升服务能力。

管理运行机制

  1. 组织管理架构及管理运营团队

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领导下的项目管理制。理事会由来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佛山语源的成员及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相关人士组成,理事会成员7人,任期3年。理事会召开季度工作会议及年度大会决定重大事项及审议产业学院工作。围绕理事会设置“咨询委员会”和“党建及监事”,为理事会提供决策支持及党建支持。理事会下设置秘书处,设秘书长1人,负责定期组织理事会议,根据理事会决议制订产业学院的发展规划及各项规则制度,并辅助产业学院院长开展各项日常工作。产业学院院长对理事会负责,落实理事会决议,管理下属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完成产业学院发展目标。产业学院现设置的业务部门有:综合服务部(提供行政、财务、后勤、人事等事务支持)、项目管理部(项目团队组建、项目监控及支持)、业务拓展部(宣传产业学院品牌、拓展和政府、行业、教育部门的业务联系、拓展产业学院的社会辐射)、生产及培训基地管理部(产业学院场地、设备、数据资产和知识资产的建设和管理等)。产业学院的主要工作采用矩阵式的项目制方式落地,依特点归属到不同的项目分类(学徒制、订单班、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由项目管理部发起并安排到所辖的各项目小组完成。项目小组动态产生,在完成项目任务验收通过后结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获得各业务部门支持。项目设项目负责人(组长)1人,项目成员由学校师生及企业员工共同组成,以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的形式确定项目实施内容、团队成员、实施方案、权利义务、成果产出、资金保障、收益分配等。项目负责人将项目成员的绩效定期汇报到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部将成员的KPI汇报到学校及企业,从而实现产业学院和学校及企业的目标协同和产业学院产学研活动的一体化。(参见图1:组织结构图)

1:外语服务产业学院组织结构图

  1. 合作方分工及支持

佛山语源主要负责外语翻译及文本处理对外的业务承接、业务拓展、资金投入、企业导师、技术资源及业务场景提供。公司的参与人员为公司的高级管理及高级技术人员。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负责投入教师和学生资源和教学资源(含50位教师、1500余名学生、40余门专业课程、20个实训室、2000平方米实训场地及1350万元实训设备等),每年度提供30万建设资金,并在其他建设项目中安排专项资金。顺德区粤港澳大湾区办公室及政府职能部门,基于落实大湾区规划、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支持校企合作的精神,对产业学院提供包括场地、信息、资金、税收、人才扶持等各项政策支持。顺德区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旗下的众多企业为产业学院提供业务需求和人才需求支持。

 

  1. 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外语服务产业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工作规划制订,分解成具体的子项目,并纳入到外语外贸学院的发展规划和日常的教学及科研项目安排中执行。产业学院现开设有学徒制项目、专业课程、学生SRP项目、教师科研项目。不同专业及不同外语水平学生可通过修读专业或选修课程、参加课外实践、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学生SRP科研项目、参加第二课堂或外语兴趣活动、参加顶岗实习等方式,进入到不同的产业学院项目组,参与到体系化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外语翻译和文本处理学习实践。学生进入不同的项目组,获得校企导师的直接指导、基于现实业务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与工作现场一致的软硬件设备、和项目配套的经费支持等。产业学院建设融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建设、双高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申报等各项规划及平台建设项目中,并在日常教学活动、科研服务、学生实践就业、创新创业工作中得到落实。产业学院深度融合校企业资源优势,服务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创业”成长之路。

 

  1. 学徒制项目

对于有志于进入专业外语翻译和文本处理职业发展领域的校内学生,产业学院开展学徒制项目,校企双方按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职业素养进行遴选,学徒在完成校内专业课程任务的同时,在产业学院安排的项目中接受系列化的基础培训和进阶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工作流程、工具使用、项目管理、质量评估等。学徒同时参与实际的翻译和文件处理工作,为真实业务产出实际成果。产业学院从公司支持的资金中依据成果对学徒提供经费支持。学徒在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中可进入公司开展全职性实习工作,满足要求的学徒在毕业后成为佛山语源的员工。产业学院为学徒提供的培训包括通用性培训和专题性培训。通用性培训含翻译职业道德、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业务工作流程等。法律领域的专题培训训练学生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及法律术语,着重强化学生对长难句的分解辨析能力;金融市场分析领域专题培训学生理解基本的金融概念及常见金融术语,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分析的语言特点、译文要求、语言技巧;市场宣传领域专题培训重点教授学生如何读懂带有宣传色彩的原文,并写出富有文采的译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及后续公告领域专题培训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特殊工作流程、背景知识、工作中的常用符号及基础翻译技巧等。学徒在完成基础培训后,参与到翻译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书面翻译能力达到日翻译量不低于2500单词,错误率不超过千分之三。

 

当前状况

产业学院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内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社会开展翻译、编辑、撰稿、文案、传译、排版、文件处理、技能培训、行业咨询等语言类专业服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在国内高职应用外语教育界具有一流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资源及教学资源;佛山语源引入语言服务行业内具有龙头地位的品牌资源、关系网络、市场业务、专业人才、工具设备等优势资源。联合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共同支持,开展包括外语翻译、外贸财经法律文本处理、现代语言处理技术等内容的现代学徒制育人、课程开发、技能培训、课题研究及社会服务。

产业学院现拥有包括国家级和广东省教学成果19项(国家人才培养项目、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专业、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校内实训中心等),拥有年龄及结构合理的50名外语及涉外商务类专业教师;拥有十余年经过内地和香港语言服务市场检验的翻译和文本处理品牌和核心技术力量。产业学院已投入500万元开展前期建设,现建成产学研一体的首期700平米的校外基地、180平米的校内SRP学生专用实训室,拥有SDL Trados StudioTM ServerWordfast Pro 5Heartsome StudioHeartsome Tmx EditorMemsourceXbench等一批包括翻译软件、外语语料库、模板库、项目管理系统、高速通信网络为特征的工具库和生产实训环境。当前具备支持每月完成培训60名基础翻译学徒,并同时容纳60名学生开展文本校对、语料编辑、文本翻译、文本处理等不同内容研习工作的能力,学生的工作成果直接对接真实业务。产业学院逐步扩大产学研规模,计划在2022-2023年期间扩大场地到1500平米,可同时容纳300名人员开展产学研活动,并规划在十四五期间达到1000名人员的规模。

产业学院以实际的业务需求为起点,提供产学研一体环境,通过学徒培训、教学方案改革、教学素材开发、师资建设、实训实践、就业贯通等环节,全面贯通外语类高职专业育人全过程。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外语服务产业人才,为粤港澳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已规划2022-2023年在学生培训、学生SRP项目、活页教材开发、企业导师进课堂、行业人员公益性培训等发展任务。

经过三年时间(2022.01.01-2024.12.31),建成在具有示范意义的,在国内应用型高校外语类专业中具有一流水平的外语服务产业学院。能够直接服务于广东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各界在涉外交往、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生产及供应链管理、金融业务、进出口业务等众多领域对外语服务和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够促进佛山地区现代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语言服务产业链的发展壮大;能够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掌握业界先进方法和工具的外语翻译和文本处理初级及中高级人才,孕育未来语言服务行业的专家和创业者;能够形成创新性的校企产学研协同平台,将外语服务产业信息及时充分顺畅地传递到校内外语类及涉外商务类各专业的整个育人环节;能够以真实业务场景直接驱动校内教学科研实践,消除校内外课堂的区隔,师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一体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实施、师资发展、教研科研、学生创业就业等各环节和社会需求同步;能够有力支持外语专业群建设、支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双高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设;能够形成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和语言技术应用辐射基地,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学院建设示范模式。

产业学院遵循以下建设原则:1.育人为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广东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行动计划、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培养符合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外语服务人才。 2.服务产业:紧紧围绕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服务产业,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切实服务区域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3.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学院将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产业引领等功能深度融合发展,把产业学院打造成为集产、学、研、服、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积极探索产教资源要素互相转化、互相支撑,形成产教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教育发展新生态。4.共建共管:充分发挥高校、地方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办学主体作用,建立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行多个办学主体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育才、共享资源、共担责任的管理体制,最终实现多方共赢、互惠互利。

产业学院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建设:1.统筹谋划产业学院发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应用英语专业优势,与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合作建设特色鲜明、服务精准、产教融合程度深、服务产业质量高的产业学院。2.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围绕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要,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接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聚集融合,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3.打造高质量专业群。建设服务产业能力强的高质量专业群;整合专业资源,建立跨专业的产业学院专业集群;探索成立学校、企业、政府、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利用行业标准和企业、社会资源,提高专业建设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4.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办学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制度,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平台建设、项目设计和师资等由多个办学主体依据国家相关要求共同谋划、共同确定;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共同建设一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构建通专融合、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5.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融合平台。发挥产业学院各办学主体在教育教学、技术创新、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为教学科研服务基地和实训基地;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应用研究与创新能力;依托教学科研服务基地提出的课题,安排企业导师对课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基于课题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将企业真实项目或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实行真题真做。6.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在产业学院设立若干教师专岗,支持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优先聘用双师型教师,落实产业学院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设置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承担产业学院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1. 制订和完善产业学院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协议、章程、理事会管理制度、业务发展规划、项目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资金使用办法、实训室管理办法、学徒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合作合同等,形成流程清晰、权责分明、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产业学院制度体系。
  2. 创新产业学院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结合高职院校绩效评估改革,将产业学院工作科学纳入学校二级学院绩效体系;探索产业学院建设和学校双高建设、专升本建设、专业群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探索产业学院的校内教师与企业员工互派工作机制,引导产业学院师生协作高效完成产学研任务。
  3. 总结产业学院特色建设模式:开展校协企产业学院合作模式研究课题;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级以上的教研教改项目;形成成熟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经验;成为外语类产业学院建设的全国示范单位,向更多专业和学校推广。
  1. 实施以自主招生-学徒制/订单班学员-公司兼职/全职员工-创办关联型公司为主线的特色育人模式,服务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创业”成长之路,培育粤港澳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语言服务职业技能人才。开设应用英语专业翻译及文本处理方向;培训翻译学徒800人以上;开展订单班学员50人以上;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在校生规模占比40%以上;为占国内学生总数50%以上的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学生提供进入到语言服务行业的渠道和平台。应用英语专业升级为本科层次,专业群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在高职层次的英语翻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上具有全国一流水平。
  2. 全方位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消除校内外的界限,以真实业务驱动整个育人过程。校企导师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实施授课、指导学生实践实习及参与科研技术开发。企业专家担任外语专业教学委员会成员,成立政校协企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建设一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构建通专融合、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6门翻译培训系列课程,出版外语翻译技能培训教材5本以上;完成语言类及涉外商务类学生SRP项目15个;开展1+X资格证书培训及考试,考证学员150名,考证通过率>80%;企业导师承担专业课总课时的30%以上;基于真实业务的教学素材在相关翻译课程占比70%
  1. 产业学院打通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建立规范灵活的校企人员轮岗轮换机制。落实产业学院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实现校企教师的常态化相互交流。落实企业专家担任产业学院教师比例、承担专业课程授课比例的要求。建立产业学院产业导师特设岗位、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30名以上校内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一线锻炼;30名以上校内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语言翻译和职业培训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20名以上企业骨干专家担任产业学院兼职教师(占比30%)。校企导师联合对校内不同专业学生开展学徒培训、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学生SRP项目、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设置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承担产业学院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2. 建成一支省级以上的优秀教学团队。配备各方资深专业人员参与到产业学院的管理和项目实施,指导产业学院发展贴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贴近现实业务需要。产业学院校企专业教师稳定在50人以上,高级职称(资历)占比50%以上,产业学院教师100%具有中高级以上双师资格,可支撑600人以上的学徒培养及产学研工作指导。
  1. 建成国内应用型大学一流的语言翻译产学研一体实训室。投入800万元以上,建成面积1500平米,配备有可完成真实业务的电脑、服务器、高速打印机、SDL Trados StudioTM Server等现代翻译工具、OA及项目管理平台;引进行业领先的软件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知识资产库、人工智能工具、项目管理平台、流程自动化系统)。
  2. 开展系列外语服务技能培训。对产业学院学徒、专业课学生、选修课学生、企业培训学员开展覆盖语言翻译及文本处理各环节的系列化培训。建成示范性职工教育基地,对企业职工开展外语培训;建成小语种外语培训中心;帮助学生在涉外工作岗位和多语翻译、多语排版、多媒体内容创造、外国市场文化分析、多语配音字幕、电商多语赋能、跨文化直播、国际品牌及企业文化形象塑造等新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创业。
  3. 校企联合推出“顺职院-佛山语源公司”系列翻译培训及资格认证证书,打造产业学院品牌;对学生开展在语言服务业的创新创业培训及前期支持,通过专业培训、技术转让、服务外包、种子基金的形式支持学员围绕语言服务行业创办新型企业。
  1. 产业学院入驻顺德区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对接跨境电商协会、进出口商会、顺德区科创集团等,在佛山建立语言服务龙头品牌;产业学院促进语言服务行业在佛山的发展壮大,形成新的优势业态;在2023年成为集团最大的生产服务基地,提供全职/兼职工作岗位1000名;年产值5000万元。
  2. 校企联合开展语料库开发、机器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应用研究、职教育人及行业发展研究。学校横向研发入帐经费500万元;语言培训80万元。
  3. 产业学院成为佛山地区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中心和辐射中心,成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成为顺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典型案例。外语服务产业学院将联合澳门大学、澳门旅游学院,将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翻译服务引入顺德,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聚集融合,为顺德实施产业“六大倍增计划”提供有力支撑,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产业学院建设按搭框架-大发展-提模式3步走,在2021年基本建成运作的框架,包括合作协议的签订、章程的制订、实践和工作场所设备的配备、首批学徒的培训、校内外流程的走通走顺等,磨合校企双方的合作;在20222023年大发展,扩大产业服务能力、场地设备规模、参与产业学院人员规模,产业学院的资源素材渗透到各育人环节,培育更多学徒学生,形成一批特色方案、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特色资源库;2024年总结产业学院的模式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和案例,辐射到校内外更多的专业和学校,形成一批研究报告、示范案例、教学成果奖等。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语源(深圳)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62474号-1DVU 咪咚云技术